一、设计技术条件及施工技术标准
1、 管材规格:φ377*7φ273*6φ219*5,φ108*3, φ89*3, φ57*2.5, φ32*2。
2、钛管工作条件;设计温度70~120℃,设计压力0.1~0.5MPa,介质盐水,氯气。
3、管道质量要求:焊缝射线检验50%,水压试验压力0.15MPa~0.75Mpa。
4、 技术标准
4.1钛管施工及验收规范SHJ502-86
二、焊接特点
钛管焊接是利用惰性气体对焊接区进行有效保护的TiG焊接工艺。由于钛材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,因而其焊接工艺与其它金属存在较大差异。焊接时必须保证:(1)焊接区金属在250℃以上不受活性气体N,0、H及有害杂质元素C,Fe,Mn等的污染。(2)不能形成粗晶组织。(3)不能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。所以,焊接过程须按合理的工艺,严格按工序质量管理标准,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。使人、机、料、法各因素均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,从而在合理的工期内,保证钛管的焊接质量。
三、材料、设备及工具要求
1、 钛管及配件:应具有制造厂的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。
2、 焊接材料
2.1焊丝:采用钛焊丝,规格为φ2.0、φ3.0。焊丝在使用前应按坡口的清理方法进行表面清理及脱脂处理,施焊时焊丝的端部应除去10~20mm长。
2.2焊丝在使用前要进行材质复验,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;焊丝表面应清洁,无氧化色、无裂纹、起皮、斑疤和夹渣等缺陷。
2.3 氩气:工业一级纯氩,纯度不得低于99.98%,含水量小于50Mg/L氩气在使用前先检查瓶体上的出厂合格证,以验证氢气的纯度指标,然后检查瓶阀有无漏气或失灵现象。
2.4 钨极:选用φ2.0~φ3.0 mm铈钨极。
3、焊接设备
3.1 焊机:采用直流TiG(WS)焊机。焊机应保证优良的工作特性和调节特性,同时配备有完好的电流表和电压表。
3.2焊炬:采用QS一75°/500型水冷式TiG(WS)焊炬。焊炬应具有结构简单,轻巧耐用,枪体严密,绝缘良好,气流稳定,夹钨捧牢固,适合于各种位置焊接的特点。
3.3氩气输送管;采用半硬质塑料管,不宜用橡胶软管和其它吸湿材料。使用时应专用,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管相互串用。氩气管不宜过长,以免压力降过大引起气流不稳,一般不超过30m。
3.4 焊接夹具:用奥氏体不锈钢或铜制管卡兰、锁紧螺栓等组对钛管及配件。应确保对钛管及配件有一定的夹紧力,以保证轴线一致,间隙均匀合适。
3.5 辅助设备及工具:氩气保护罩,磨光机,专用锉刀,不锈钢丝刷等。
四、焊接工艺
1、 管道预制阶段
1.1 管道切割与坡口加工;管材切割与坡口加工应在专门的作业场所内采用机械加工方法进行。加工时要用非污染介质洁净水进行冷却,以防氧化。加工工具应专用,并保持清洁,以防铁质污染。加工好的管口应保证表面平整,无裂纹、重皮等缺陷。切口平面最大倾斜度偏差不超过管径的1%。
1.2表面清理:用奥氏体不锈钢制的钢丝刷清除钛管所有焊接表面及坡口附近100mm内的锈皮、油漆、脏物、灰尘和能与钛材起反应的杂物。用砂轮修整加工面,清除飞边、毛刺、凸凹等缺陷。
1.3组对:将钛管、配件对准、夹好,轴线不得偏移,间隙均匀一致,并应防止钛管在装配中被损伤和污染。避免强制组对。定位焊采用和正式焊接相同的焊接工艺。
1.4脱脂处理:用四氯化碳对焊丝和所有焊接表面、坡口附近50mm内全部做脱脂处理,处理后的表面应无任何残留物。
1.5在钛管正式施焊前,用φ108*3 TA2管进行焊接性试验,在此基础上进行垂直固定及水平固定位置的四项焊接工艺评定。评定合格的工艺参数如下:
A、坡口条件
管壁厚(mm) |
坡口形式 |
坡口角度 |
对口间(mm) |
钝边(mm) |
清理范(mm) |
≤2 |
V |
50° |
0~0.8 |
0~0.8 |
每侧50~100 |
>2 |
V |
60° |
0.5~2 |
1~1.5 |
每侧50~100 |
B、电源种类和特性:直流正接
C、焊接规范
壁厚mm |
≤2 |
3~4 |
4~7 |
6~7 |
>7 |
|
焊接层数 |
1 |
1~2 |
2~3 |
3~4 |
4~5 |
|
钨极直径mm |
2.0 |
2.0 |
2.0 |
3.0 |
3.0 |
|
焊丝直径mm |
2.0 |
3.0 |
3.0 |
3.0 |
3.0 |
|
焊枪直径mm |
10~12 |
16~20 |
16~20 |
16~20 |
16~20 |
|
电压V |
10~12 |
12~14 |
12~14 |
12~14 |
12~14 |
|
电流A |
40~70 |
80~110 |
110~140 |
120~180 |
120~180 |
|
焊速cm/min |
7.5~10 |
10~15 |
10~15 |
10~15 |
10~15 |
|
层间温度℃ |
<200 |
<200 |
<200 |
<200 |
<200 |
|
线能量KJ/cm |
2.4~6.7 |
3.9~9.3 |
5.3~11.8 |
5.8~15.1 |
5.8~15.1 |
|
喷咀氩气l/min |
8~12 |
12~15 |
15~20 |
15~20 |
15~20 |
|
保护罩氩气l/min |
16~25 |
25~30 |
35~45 |
35~45 |
35~45 |
|
管内氩气l/min |
6~10 |
8~15 |
10~20 |
10~20 |
10~20 |
|
氩气保护时间S |
30~60 |
>60 |
>60 |
>60 |
>60 |
|
保护区氩气充装系数 |
21.8 |
21.8 |
21.8 |
21.8 |
21.8 |
1.6 焊工资格
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所提供的工艺参数,在专家的指导下组织焊工进行学习,并请有经验的焊工师傅作示范,并参加钛管的焊接工作。
1.7焊接环境
钛管施工需在预制厂房内进行,在现场焊接固定口时,应根据需要搭设防雨、防风棚,保证焊接环境符合工艺要求。若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时,不准进行焊接。
1.8层间清理与保护
对多层焊道,在下一层施焊前,首先检查表面氧化程度,如有异常情况,应立即进行表面处理或返修处理,处理时必须用专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制钢丝刷和砂轮。
1.9 焊缝表面酸洗钝化处理
钛材焊接后,经表面色泽检查合格后须对焊缝和热影响区进行酸洗钝化处理。酸洗后必须立即用水彻底冲洗.以除去残留在焊件上的酸液。整个酸洗过程的温度应控制在40℃以下。
1.10焊接检验
所有焊缝均应进行外观检查,X射线照相检查和压力试验等项检验,均应合格。
2、 管道安装阶段
经检验合格的预制管道接单线图及安装质量要求进行管道安装。安装时不能将铁质工具和支架与钛管直接接触,不能用强制方法固定钛管。安装时的现场固定焊口,焊接工艺同预制管道时的工艺.焊工应是全位置焊接培训考试合格的焊工。
五、焊接质量控制
1、组对质量控制:组对时须将方向长度偏差、间距偏差、角度偏差、法兰相邻螺栓距离偏差、法兰面与管中心垂直偏差等,均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。
2、施焊质量控制:焊接重点控制焊工、焊材、焊接工艺和无损检测几个主要环节。主要采取如下措施;
3、加强氩气对焊接区的保护
钛在250℃以上吸氢,400℃以上吸氧,600℃以上吸氮,这些元素的渗入将大大降低钛的力学性能。因此氩气对热态焊缝的保护是焊接接头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。钛材管道的焊接保护都是通过管内通氩,管外用专门的保护罩来进行的。
3.1保护罩的结构由氩气导管、缓冲器、保护罩、密封口等组成。为避免铁离子污染,所有保护用的结构材料采用铜材制作。氩气导管采用φ6mm铜管,进人混合室有一横管上钻有一排φ1~1.5mm小孔,孔方向前上壁,主要使氩气人口减少冲力,分布均匀,再通过二层20~40目的铜丝网进入保护区罩。保护罩的直径宜比钛管直径大40mm左右,长度一般在150~200mm,宽50mm,高40mm,密封口长40~150mm左右,宜与钛管外径保持均匀的1~2mm的间隙。这样一方面避免氩气流失太多,另一方面又可保证保护区内微正压,可防止外部空气混入。喷嘴焊丝插入口在25~40mm左右。如太小则影响视线看不清焊缝,难以保证质量,太大则氩气流失严重,影响效益。
3.2管内充氩保护,均采用分段充氩的方法。在焊口的两侧200~300mm的地方,作好密封装置,封好充氩。密封装置采用胶皮和不锈钢夹板封口。出气口采用φ4mm孔径,进气口采用φ8mm孔径,这样可保证将管内空气驱赶干净,达到氩气保护的目的,另一方面保证管内做正压,防止外部空气进入,有利于焊缝成形。但也不能使正压力过大,压力过大将使溶池金属喷出或产生背面内凹缺陷。进气侧应密封严密,防止进氩气时从缝隙处带人空气而导致氩气保护被破坏。
4、加强焊工培训,提高全位置焊口质量
对于钛管的全位置焊口的焊接,是现场施工的一个重要突破口。由于操作受阻和视线不好,无法准确掌握熔池的形成、结晶情况,容易产生内凹及熔合不良的缺陷,因此焊工必须掌握要领,熟练操作,做到节奏均匀,快速填丝,控制熔池温度,才能保证焊接质量。上岗焊工必须培训考试合格,在此基础上选出素质好、体力充沛的焊工进行全位置管道焊缝的焊接。
5、严格执行焊接工艺,提高焊缝一次合格率
由于钛材焊接的特殊要求和工艺特点,焊口多次受热会较大地降低材料的韧性,因此在焊接过程中要精心组织管理,严格执行工艺制度、最大可能地提高焊工的一次焊接合格率。尤其要消除过度氧化、裂纹、未溶合、未焊透、内凹、缩孔等缺陷。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特别控制好层间温度、焊接线能量、焊材、焊接环境等工艺要素。由专人负责测量和记录工艺数据,专人负责保管和清理焊丝。
6、质量检查
6.1外观检查:所有焊接接头焊缝表面应成型良好,与母材圆滑过渡,无表面气孔、裂纹、凹陷等缺陷。热影响区颜色多为银白色和金黄色,有少数焊口为紫色。
6.2X射线照相检查:按生产工艺需要探伤比例为50%。